硬粒小麥(Triticum turgidum L.subsp.durum(Desf.)Husn)是地中海國家的主要作物,由于氣候變化,預計在那里會發(fā)生更頻繁的內(nèi)澇事件。然而,關于這種作物對澇漬的生理和農(nóng)藝反應的研究很少。本研究綜合評估了兩種淹水期(即14天和35天)對兩種硬粒小麥品種(即Svevo和Emilio Lepido)的影響。
種植季節(jié)(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的最低氣溫(白點)、最高氣溫(黑點)和降雨量(條形圖)
在淹水處理結束時、恢復期和生理成熟期進行一系列生理、生化、生物特征和產(chǎn)量參數(shù)綜合分析。結果表明,對硬粒小麥的影響因淹水持續(xù)時間而異。這種分蘗期施加的脅迫削弱了葉片的光合作用活性并確定了根部的氧化損傷。生理損傷不能完全恢復,進而減緩分蘗形成和作物生長,降低最終糧食產(chǎn)量。此外,還發(fā)現(xiàn)了栽培品種之間的耐澇性差異。
(a)CO2同化率(A),(b)氣孔導度(gs),(c)內(nèi)在水分利用效率(WUEin),(d)PSII在光照條件下的運行效率(ΦPSII),(e)光化學淬滅(qP)和(f)非光化學猝滅(qNP)在硬質小麥品種Emilio Lepido(固體)和Svevo(模式)中經(jīng)受0(即對照;白色)、14(即WL14;淺灰色),或35(即WL35;深灰色)的淹水天數(shù)(DOW)。數(shù)據(jù)是平均值±標準偏差。對于每個淹水持續(xù)時間,根據(jù)Tukey事后檢驗(p≤0.05),不同字母表示平均值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
研究結果表明,在硬粒小麥中,能量維持、細胞溶質離子穩(wěn)態(tài)、活性氧控制和解毒是有用的生理生化參數(shù),可以用于研究基因型的耐澇性,以維持生物量生產(chǎn)和糧食產(chǎn)量。
來源:Transient Waterlogging Events Impair Shoot and Root Physiology and Reduce Grain Yield of Durum Wheat Cultivars.by Lorenzo Cotrozzi,Giacomo Lorenzini,Cristina Nali,Claudia Pisuttu ,Silvia Pampana andElisa Pellegrini
https://doi.org/10.3390/plants10112357